为进一步激发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效应,根据《湘潭市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5月20—5月24日,2024年湘潭市第一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韶山市三农培训中心成功举办。
开班仪式
此次参训的对象为各县市区有一定创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且积极上进的农村党员、青年农民、村级后备干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种养大户、行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协会带头人、部队转业复员人员等。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学员们利用好这次机会给自己充电蓄能,带着一线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在学习和交流中答疑解惑,为今后更长时间、更有潜力的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支撑。
培训现场
前期,市委党员教育中心进行了学员需求调研,并与韶山市三农培训中心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培训对象,精准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多样,学习内容丰富,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热点、难点、重点,既有宏观形势和政策分析,又有贴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既有专家授课,又有视频教学;既有现场参观,又有交流研讨。
专家授课
培训课程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经验等重点内容,精心设置课程。专题培训聚焦学员所需,安排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实操》等指导性、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经验交流
分组讨论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高素质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总结推广基层一线的好经验好做法,除课堂讲授外,培训还设置了现场教学、经验交流和分组讨论环节。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环节,在韶山市,学员们在银田镇银田村实地学习《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课程;在湖南大韶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学员们走在1290亩果林间,学习打造“大韶兴”农业品牌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在长沙市宁乡市,学员们实地观摩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大桥镇鹊山村通过土地合作经营新路径,实现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鹊山模式”;实地考察喻家坳乡湖溪塘村坚持党建引领,成功打造的“支部+能人+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在长沙市望城区,学员们穿过万亩茶亭花海、塔树共生的惜字塔,走进全省最大的蓝莓种苗基地——智博蓝莓产业园,用特色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探索梅花岭社区的“五彩庭院”——“金色渔村”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参训学员一致认为,这次学习收获很大,提振了信心、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促进了交流。大家通过五天的学习,补足了思想之钙,强化了理论素养,学习了工作方法,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增强了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干劲。培训结束后,将把培训中学到的好理念、好技术、好经验带回去,带头担负起乡村振兴大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尽快实现产业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美好愿景。
文章转载“红土地-湘潭组工”